葡萄為多年生果樹,對養分需求較高,且各生育期對營養需求有較大差異,必需結合葡萄各生育期需肥特點施肥,才能生產出優質的葡萄。根據葡萄各生育期對養分需求特點,葡萄的施肥可分為采果肥、萌芽肥、壯果肥及著色肥。
一般采果肥占整個生育期需肥量40%左右,萌芽肥占15%左右,壯果肥占25%左右,著色肥占25%左右。每生產100千克葡萄,大概需要純氮肥0.8~1.3千克,純磷肥0.5~0.8千克,純鉀肥1.0~1.5千克。
一、采果肥
采果肥,又名月子肥,在果實采收后施用。主要促進樹勢恢復及花芽繼續分化,補充土壤中營養物質,為來年獲得豐產奠定基礎。采果肥注重養分全面補充,且以有機營養為主,配合氮磷鉀復合肥及硼、鋅、鈣等中微量元素肥料。
采果肥的施入應注重早、全、深的原則。早,主要指采果后及時施入,以利于樹體養分恢復;全,主要指養分要全面,利于補充隨著果實采收帶走的土壤中的各種元素;深,主要因采果肥以發酵充分的有機肥料為主,必須埋到一定的深度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效果,同時,開深溝斷根后有利于長出更多的新根,對促進葡萄根系發達有好處。
因全國氣候差異較大,部分區域早熟品種采收后仍處于高溫期,開深溝不利于葡萄根系恢復,所以采果后建議先淺溝施或隨水施入少量速效水溶肥,待秋季再開深溝施用采果肥。
二、萌芽肥
萌芽肥,芽眼開始萌動前施用。主要促進萌芽整齊、花序健壯及枝條生長健壯。養分需求以氮肥為主,配合適量磷鉀肥,并結合澆萌芽水施入促進根系生長的水溶肥。
萌芽肥使用時注重淺、快的原則。淺,即施用萌芽肥時以淺條溝、淺穴或隨水滴灌為主,萌芽期根系正逐步恢復活力,不宜深挖動土破壞根系;快,即施入的萌芽肥應以吸收利用率高、見效快的水溶肥或復合肥為主。芽眼開始萌動后,根系逐步恢復活力,需要大量吸收營養以滿足枝梢抽發、展葉及花序生長等對養分的需求。
具體施用時,應結合葡萄品種、采果肥施用量及枝干粗度靈活調整萌芽肥配比及用量。例如,針對不易坐果的巨峰品系,秋季采果肥用量較大的地塊,修剪時枝條長勢較旺盛的果園,則萌芽肥可少施或不施,且應控制萌芽肥含氮量;針對需肥量較大的紅提品系,秋季采果肥施用量較少或未施用的地塊,修剪時枝條長勢較弱的果園,則應加大萌芽肥的投入,且適當提高萌芽肥含氮量。
三、壯果肥
壯果肥,謝花后幼果開始膨大期,一般在謝花后10天左右施用。主要促進幼果膨大,樹體健壯生長。養分需求以氮鉀肥為主,配合適量磷肥及中微量元素肥。壯果肥的施用應注重靈活,即根據謝花后樹體長勢、葡萄品種、掛果量、土壤質地等靈活調整施肥方案。如謝花后樹體長勢偏弱,則應施高氮高鉀的壯果肥,如謝花后樹勢旺,新梢生長旺,枝條粗、節間長、葉片大,則應施用低氮高鉀的壯果肥。在施用壯果肥時還應注重對根系的促進及養護,提高養分吸收利用率;早熟品種因生育期短,選擇肥料時注重吸收利用率一定要高,見效要快;土壤質地差的地塊一定注重少量多次施用,減少養分隨水流失,提高利用率。同時,對易裂果的品種,需要長時間貯藏或長距離運輸的品種,口感要求較高的品種,應注重鈣、鎂、鉬等中微量元素肥的施用。
施用壯果肥后,注重觀察葉片活力、果實變化及新梢抽發情況。一般進入果實膨大期果實大量集聚養分,生長迅速,新梢不易抽發,但觀察到新梢抽發證明養分供給較充足;如葉片活力較差,新梢不動,證明養分供給欠缺或吸收傳導受阻,應注重田間觀察,靈活調整施肥方案及采取合理措施促進幼果生長。
四、著色肥
著色肥,果粒開始軟化著色時使用,主要促進果實著色、糖分轉化積累,枝條老化及來年花芽健壯。養分需求以磷鉀肥為主,配合適量氮肥及中微量元素肥。
著色肥施用應根據葡萄品種、樹體掛果量、枝條老化程度等確定,一般成熟時呈青色、青綠色或青黃色的品種,在果實開始微微發軟時即開始施用著色肥;成熟時呈紫黑色、鮮紅色、紫紅色等品種,在果實微微開始著色時施用著色肥。樹體掛果量偏大,枝條老化程度稍差的果園應加大著色肥的施用,并適當提前施用著色肥。樹體長勢偏強壯的,施用著色肥時一般選用不含氮的養分配比;長勢中等或稍弱的選用含氮量較低的養分配比。
施用著色肥后,應注重觀察枝條老化及果實轉色等變化,靈活調整應對措施,促進枝條老化、果實糖分轉化積累及果穗著色。
葡萄施肥,必須結合各生育期需肥特點進行。施肥前,注重對土壤環境的改良及根系的養護;施肥后,注重觀察葡萄枝葉生長、新梢抽發、果實生長等變化,及時、靈活調整施肥方案及措施,為葡萄優質豐產奠定良好的基礎。